Monthly Archives: 5月 2010

水木年华“十年启程”北京工体演唱会

水木年华十年了,感觉还是有很多欠缺,也注定他们不会大红大紫,演唱会的观众还是很多的,就座率80%左右的。好多年没听歌了,熟悉的歌也只有高中时代听的《在他乡》,《一生有你》等。 唯一听着有感觉的歌是《太阳的眼泪》,可是回来后,听了几遍再也找不到感觉了,或许演唱会的氛围所致吧。

太阳的眼泪

这不是我的土地
我为何到这里
太阳就要快坠落
我该要去哪里
伤口伤口在流着血
我拿不动我的枪
伤口伤口在流着 血
我已拿不动我的枪
I will die
I will die
under the sky(dc)
under the sky
妈妈我再回不来
let me die
let me die
under the sky
under the sky
烟雾已被风吹开
太阳的眼泪落下来

设置火狐为默认浏览器

安装Firefox后,即使在软件或系统里确认Firefox为默认浏览器,有些软件的默认打开方式还是IE或Maxthon。如Google桌面搜索、 QQ聊天、QQ新闻、Foxmail等等软件,点击它们的链接时还会顽固的用IE或Maxthon来浏览。通常,你能通过“工具 -> 选项 -> 常规 -> 默认浏览器 -> 检查”来设置Firefox为默认浏览器。如果还不行。其实并不是这些软件不支持Firefox,主要是这类链接的打开式给其它软件强行霸占在第一位。我们只要一步就可以轻松让火狐Firefox浏览器重夺主权。

一、开始 -> 控制面板 -> 文件夹选项 -> 文件类型。
二、选中(URL: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按高级。
三、选中open点设为默认值。

一般到这时就成功的了,如还不行请继续

四、检查open选项的值是否为以下参数,如不是请设定如下。

操作:open
用于执行操作的应用程序:C:\PROGRA~1\MOZILL~1\FIREFOX.EXE -url “%1“
DDE消息:“%1“,,0,0,,,,
应用程序:Firefox
主题:WWW_OpenURL

五、如果还不能解决问题请把下面的文件类型全分配到Mozilla 或者 Mozilla Firefox。
* URL:File Transfer Protocol (URL:超文本传送协议)
* URL: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with Privacy(URL:带私人验证的超文本传送协议)
* URL: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URL:文件传送协议)
* HTML(HTML 文件)
* HTM(HTM 文件 )

HTML 简史

新闻来源:A List Apart
HTML 是 Web 统一语言,这些容纳在尖括号里的简单标签,构成了如今的 Web。1991 年,Tim Berners-Lee 编写了一份叫做 “HTML 标签”的文档,里面包含了大约20个用来标记网页的 HTML 标签。他直接借用 SGML 的标记格式,也就是后来我们看到的 HTML 标记的格式。本文讲述了 HTML 这门 Web 标记语言的发展简史。

从 IETF 到 W3C: HTML 4 之路
HTML 1 并不曾存在,HTML 的第一个官方版本就是由 IETF (互联网工程任务组) 推出的 HTML 2.0。问世之前,这个版本中的很多细则已经被实现,比如,1994年的 Mosaic 浏览器已经实现了在文档中嵌入图片的方法,后来 HTML 2.0 便吸纳了 img 这个标签。

后来,W3C 取代 IETF 的角色,成为 HTML 的标准组织,1990年代的后半页,HTML 的版本被频繁修改,直到1999年的 HTML 4.01,至此,HTML 到达了它的第一个拐点。

XHTML 1: XML 风格的 HTML

HTML 在 HTML 4.01 之后的第一个修订版本就是 XHTML 1.0,其中 X 代表 “eXtensible” ,扩展,当然也有人将之解读为 “eXtreme”,极端。XHTML 1.0 是基于 HTML 4.01 的,并没有引入任何新标签或属性,唯一的区别是语法,HTML 对语法比较随便,而 XHTML 则要求 XML 般的严格语法。

使用严格的语法规范并非坏事,要求开发者使用单一的代码风格,比如,HTML 4.01 允许你使用大写或小写字母标识标记元素和属性,XHTML 则只允许小写字母。XHTML 1.0 的推出刚好碰上了 CSS 的崛起,Web 开发设计者们开始意识到 Web 标准问题,基于 XHTML 的严格语法规范被视为编写 HTML 代码的最佳实践。
Continue reading

Google Translate加入更多语言发音功能

谷歌今天宣布,该公司已经在浏览器翻译扩展工具Google Translate中加入了更多语言的发音功能。
谷歌称,这项功能利用开源语音合成器eSpeak将文本转为声音,从而使Google Translate用户能了解他们所看到的词汇如何发音。eSpeak使用“共振峰合成”技术,能“以很小的容量提供许多种语言,但发音不如基于人声录制 技术的较大型合成器那样自然或流畅”。

谷歌在2009年11月首次推出了“文本转换为语音”功能,最近几个月中相继提供了支持海地语、克里奥耳语、法语、意大利语和德语的功能。而在 今天推出新功能以后,Google Translate将进一步支持阿富汗语、阿尔巴尼亚语、加泰罗尼亚语、汉语(普通话)、克罗埃西亚语、捷克语、丹麦语、荷兰语、芬兰语、希腊语、匈牙利 语、冰岛语、印度尼西亚语、拉脱维亚语、马其顿语、挪威语、波兰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俄语、塞尔维亚语、斯洛伐克语、斯华西里语、瑞典语、土耳其 语、越南语和威尔士语等语言。

英文发音还不错,中文太差了~
访问:Google Translate